土壤樣品的采集是土壤監測中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環節,它是關系到分析結果是否準確的先決條件。土壤的采樣方法根據監測要求或監測目的的不同,應遵循不同的采樣規范。
一、組織準備
由具有野外調查經驗且掌握土壤采樣技術規范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采樣組,采樣前組織學習有關技術文件,了解檢測技術規范。
二、資料收集
收集包括檢測區域的交通圖、土壤圖、地質圖、大比例尺地形圖等資料,供制作采樣工作圖和標注采樣點位用。
三、現場調查
現場踏勘,將調查得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利用,豐富采樣工作圖的內容。
四、區域環境背景土壤采樣
1.采樣單元
盡可能優先采用分區布點法進行監測點位的布設,每個采樣單元的土壤要盡
可能均勻一致。在分區時應重點考慮:①各場地實際使用過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種類及其對土壤造成污染的方式和途徑在區塊中分布的均勻性;②盡可能以場地使用時自然形成的分界作為監測分區的邊界,且區塊形狀基本規則;③一個區塊內同樣深度層的土壤應屬于同一種分類;④當一個擬劃分的區塊面積過大時,應認真推敲是否有拆分成小區塊的必要。
2.采樣深度
在完成土壤樣品采集點位平面布設后,應根據不同階段調查的要求進行點位的縱向布設。土壤縱向結構一般可分為表層土壤(0~0.2m)、淺層土壤(0.2m~0.6m)和深層土壤(0.6m~)根據國外通行的做法并結合國內典型場地監測實際案例的經驗,表層和淺層的土壤可在各層的深度范圍內采集1個樣品。
3.采樣點數量
要保證足夠的采樣點,使之能代表采樣單位土壤特性。
4.采樣點定位
有條件的可采樣GPS定位,記錄經緯度,精確到0.01″。無條件的可在地圖上表明采樣點位置,并記錄樣點名稱、田塊名稱、固定參照物的距離和方位。
5. 采樣方法
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及采樣量應均勻一致,土樣上層與下層的比例要相同。
6. 樣品標記
采集的樣品放入統一的樣品袋中,然后再用一個塑料袋套上,用鉛筆寫好標簽,內外各具一張。
五、采樣器具準備
1.工具類:鐵鏟、鐵鎬、土鏟、手動鉆機(用于淺層取樣)
直推式
土壤采樣機(用于深層取樣,鄭州德森環境生產的先進的土壤取樣設備);
2. 器材類:GPS、羅盤、照相機、卷尺、鋁盒、樣品袋、樣品箱等;
3. 文具類:樣品標簽、采樣記錄表、鉛筆、資料夾等;
安全防護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藥品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