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方 ( 如長三角地區 ) 土壤具有高粘性、高含水率的特征,在工程處理中遇到的常見的困難有土壤難以破碎,容易粘結,無法將藥劑和土壤充分接觸反應等問題,目前,國內實施土壤修復工程時,土壤修復工程施工主要是以挖掘機、攪拌斗、翻拋機等為主的“土法”作業,無法有效處理此類問題,而且篩分破碎效果不佳,噴藥后的土壤攪拌需要分開進行,工作效率低下。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在
土壤修復設備廠家鄭州德森環境提供一種用于土壤修復用篩分破碎混合攪拌鏟斗,能夠實現對污染土壤集成化且完全自動化的處理修復。
1、技術方案 :
一種用于土壤修復用篩分破碎混合攪拌鏟斗,包括鏟斗本體,其特征在于 :
所述鏟斗本體為中空結構,前端為進料口、后端為出料口,
鏟斗本體的兩側對稱安裝從上而下排列的動力軸承座和數個從動軸承座,所述動力軸承座和從動軸承座內均安裝軸承,所述動力軸承座內通過軸承套裝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通過聯軸器與液壓馬達相聯接,左右兩側相對的從動軸承座之間安裝有滾軸,滾軸的兩端通過軸承與軸承座連接,所述旋轉軸伸出動力軸承座的端頭以及滾軸伸出從動軸承座的端頭均安裝有鏈輪,位于鏟斗本體其中一側的動力軸承座的旋轉軸的端頭及滾軸穿出從動軸承座上均安裝有鏈輪,相鄰鏈輪間連接有滾子鏈,沿滾軸的軸向固設有若干組凸塊,每組凸塊數量為 3 個,設置在滾軸的同一徑向平面上,相鄰凸塊組的位置交錯布置。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鏟斗本體出料口的兩側設置有噴藥箱,所述噴藥箱內安裝有噴藥管,所述噴藥管上安裝數個噴嘴,這樣在滾軸上的凸塊將土壤破碎篩分后,在出料的過程中同時實現混合攪拌。鏟斗本體每側的從動軸承座數量為 3 個,滾軸的數量相應的為 3 個。所述每個凸塊組上兩兩相鄰的凸塊所成圓心角的角度分別為 150°、149°和61°。相鄰的兩個凸塊組相互錯開的角度為 90°。所述滾軸的長度為 2000 ~ 2500mm。
2、工作原理是,
采用上述結構,待處理的土壤從進料口進入料斗,經過滾軸時受到滾軸上的凸塊的擠壓破碎,然后從出料口漏出來,邊出料邊經過噴藥處理,實現了對土壤篩分破碎和混合攪拌同時進行。
3、有益效果 :
1、本實用新型中滾軸上凸塊之間的角度有利于對土壤的破碎和篩分,邊出料邊噴藥的方式有利于土壤與藥劑的充分接觸反應,最大程度發揮修復材料效能。
2、將現有土壤修復的分步進行改為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土壤處理工作效率。
3、本實用新型設備高度集成化,體積小,重量較小,以便于運輸和操作,同時保證了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