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位于自然環境的中心位置 ,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是聯結自然環境中無機界和有機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中心環節。它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和環境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擔著環境中大約90 %的來自各方面的污染物。近年來 ,現代工業社會日益發達的同時,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亦日益增多,污染土壤的修復已成為當前國內外環保研究的熱點。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
土壤熱解吸一體化處理方法及裝置。
一、技術方案。
一種熱解吸一體化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污染土壤中的顆粒大于2cm的碎石、混凝土等顆粒除去;
?。?)將步驟(1)處理后污染土壤與表面活性劑混合;
?。?)將經過步驟(2)處理的污染土壤加熱;
?。?)將步驟(3)加熱揮發出來的氣體過濾、噴水冷凝,收集冷凝液,將冷凝液通入有機溶劑,溶解冷凝液中的有機物,尾氣排放。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表面活性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烷基酚聚乙烯醚OP-15、氯化鈉按質量比1:3~10:6~30配置成混合藥劑。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污染土壤與表面活性劑按質量比100:2~15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3)中加熱溫度為100~350℃,加熱時間為10~40分鐘,物料停留時間為40~60分鐘。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有機溶劑采用揮發性較低的有機溶劑如柴油或者煤油。
進一步地還提供了一種熱解吸一體化處理裝置,包括篩分裝置、傳送裝置、噴淋裝置、熱處理單元、過濾裝置、冷凝裝置、富集裝置、PLC控制系統;依次串聯篩分裝置、傳送裝置、熱處理單元,噴淋裝置位于傳送裝置上方,熱處理單元的尾氣出口通過管道依次與過濾裝置、冷凝裝置、富集裝置連接;熱處理單元的廢渣出口與廢渣傳送裝置連接,廢渣傳送裝分為兩路,一路傳送至廢渣收集池,另一路傳送至熱處理單元;PLC控制系統對上述各裝置進行實時監測并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熱處理單元包括進料口、滾筒、傳動裝置、加熱元件、廢渣出口、尾氣出口;進料口進口位于傳送裝置末端,進料口出口延伸至滾筒進口,加熱元件位于滾筒下部,傳動裝置帶動滾筒滾動,廢渣出口位于滾筒出口,尾氣出口位于滾筒進口上方;滾筒進口、滾筒出口設有密閉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滾筒呈傾斜狀,滾筒進口高于滾筒進口,或滾筒呈水平狀,滾筒內部安裝有螺旋形導流板。
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裝置采用袋式除塵器,除去大于0 .11 mm的粉塵。
進一步地所述PLC控制系統對進料、進氣、電氣設備的參數、熱處理單元內溫度、壓力、轉速、物料停留時間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
熱解吸修復技術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熱交換,將污染介質及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以使有機污染物從污染介質上得以揮發或者分離的過程。熱解吸系統是將污染物從一相轉化成另一相的物理分離過程,熱解吸并不是焚燒,因為修復過程并不出現對有機污染物的破壞作用,而是通過控制熱解吸系統的溫度和物料停留時間可以有選擇的是污染物得以揮發,而不是氧化、降解這些有機污染物。
本方法采用向污染土壤中添加表面活性劑的方式,并且在密閉式的熱處理單元內進行加壓加熱,使沸點較高的有機污染物可以才相對較低的溫度下揮發出來,而且全程都有PLC控制系統下控制,實時的監測和控制污染土壤的處理過程。這樣可以快速、高效的處理具有混合有機污染物污染的場地。
二、有益效果:
1)采用了新型的表面活性劑配方、負壓密閉升溫,使含氯類的有機污染物可以在較低溫度下解吸出來,在減少能耗的同時減少了二噁英生成的可能性;
2)采用添加新型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劑可以加大土壤空隙中有機污染物的解吸能力;
3)采用PLC一體化控制系統,可以對處理工作中各個時間段內的參數進行監控保存,并且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及時對工藝參數進行調整,增加了可操作性;
4)采用尾氣富集分離裝置,對污染物進行富集回收,提高了資源的再利用性能,降低了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