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重金屬存在形式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以離子態吸附在土壤組分的表面;
二是形成金屬化合物的沉淀。
土壤淋洗其原理是運用試劑與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金屬離子或金屬絡合物,然后用清水把污染物沖至根層外,再利用含有一定配位體的化合物沖淋土壤,使之與重金屬離子形成更穩定的絡合物;或用帶有陰離子的溶液,如碳酸鹽、磷酸鹽沖洗土壤,使重金屬形成化合物沉淀。該方法的技術關鍵是尋找一種既能提取各種形態的重金屬,又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淋洗液。
目前,用于淋洗土壤的淋洗液較多,包括有機或無機酸、堿、鹽和螯合劑。土壤淋洗以撬裝式土壤淋洗修復設備更為實際和經濟,其中
土壤解泥機適用于面積小污染重的土壤治理,但也易引起二次污染,導致某些營養元素的淋失和沉淀,破壞了土壤微團聚體結構,同時容易導致地下水污染。要使
污染土壤修復到原始狀態還需要后續的技術來輔助。
在淋洗修復過程中由于使用了人為添加的化學、生物物質等,土壤質量,尤其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會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土壤淋洗修復后,一般均應結合采用適當的農藝措施,如翻耕、間種、施綠肥等加快土壤質量的恢復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