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復是土壤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對推進中國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工作、保障國家土壤環境安全和生 態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1. 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技術研究與發展現狀 近20年來,在國家“863”計劃項目等支持下,我國土壤污染修復技術研究,于“十五”起步,“十一五”進步,“十二五”發展,“十三五”跨越;20年的進展,帶動了土壤修復技術應用和綠色修復產業化發展,在修復技術、裝備及規?;瘧蒙吓c先進國家的距離在加快縮短。技術支撐上,初步建立了場地土壤修復技術體系,快速、原位的土壤修復技術得到研究與應用;技術裝備上,研制了能支持快速土壤修復的多種裝備;技術產業上,研發的技術支撐了規?;瘧眉爱a業化運作??傮w上,在農用地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技術上,我國與發達國家并駕齊驅,有的已處領先地位;在建設用地方面,我國的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技術水平與歐美國家相比尚有距離。
2. 土壤污染與修復科技研究與發展趨勢 縱覽國內外土壤污染與修復科技研究與發展, 其總體趨勢表現為:
(1)在過程與效應上,從傳統污染物、單一污染過程與生態效應關注到新興污染物及其復合污染過程與健康效應,從單一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過程及機制發展到多介質、多界面、多過程耦合機制。
(2)在分析與監測上,從單一的污染物含量分析到多種監測并存分析,從微觀的點 源分析到宏觀的多源、多尺度的土壤立體智慧監測。
(3)在風險與管理上,從健康風險到生態風險,從污染源阻隔到過程管控,融合遙感、物聯網、大數據的智能風險管理。
(4)在修復技術與利用上,單一修復技術到多技術耦合系統,從源頭控制、過程阻斷、凈化修復、安全利用到生態開發的集成治理再發展模式。
(5)在修復材料與裝備上,從單功能單目標到多功能多目標的靶向修復材料方向發展, 從服務于離場異位修復的固定式裝備向支持現場原位修復的移動式、模塊化裝備方向發展。
(6)在工程應用方面,從單項修復走向場地土壤污染協同智慧修復方向發展。就近五年來的污染
土壤修復技術熱點 及趨勢分析而言,國際上更多地關注生物修復、植物修復、固化/穩定化等原位技術研究。例如,關注于生物群落結構對污染物去除的作用、植物生長狀態對重金屬的富集、長效性的固化/穩定化材料(如生物質炭)等??傮w而言,我國的研究熱點與國際的相一致。
來源:《土壤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