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公報》顯示,全國土壤點位總超標率為16.1%。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
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
由于我國工業企業早期管理不具系統性,大多數污染場地的運行記錄沒有備案,使得場地污染溯源、污染范圍和程度描述及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分析等非常困難。
危廢偷埋、工礦開發也加劇了部分地區土壤污染情況。2018年以來,江蘇省泰州、鹽城、連云港等多地接連曝出固廢偷埋、廢液偷排、廢水處理不規范等環境污染問題。有企業為排污掘地30米埋暗管,有企業未取得環評手續就上馬,重金屬污染物隨意露天堆放。
而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后果就非常嚴重。部分行業專家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和長期性的特點。通過食物鏈的層層傳導,動物和人類的健康深受土壤污染的影響,且這一過程十分微妙,不易被察覺。并且土壤污染同時具有累積性的特點,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易遷移、擴散、稀釋;甚至,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性,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合物的污染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更重要的是,土壤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見效的過程也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