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目前,至少有20個省份已公布地方版“土十條”。本文主要講述中國土壤污染現狀,中國
土壤修復相關標準,不同類型的污染土地治理模式在過去是什么樣,當前可變化?土壤修復專項資金規模和執行情況?中國六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情況?以及中央“土十條”及各省行動方案中對市場相關內容有哪些重點表述?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放射性元素銫、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帶來的有害微生物等。據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公布的《全國土壤修復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不容樂觀。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從土地利用類型來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土壤超標點位的數量占調查點位總數量的比例)分別為19.4%、10%、10.4%。從污染類型看,以無機型為主,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從污染物超標情況看,鎘、汞、砷、銅、鉛、鉻、鋅、鎳8種無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分別為7%、1.6%、2.7%、2.1%、1.5%、1.1%、0.9%、4.8%;六六六(六氯環己烷)、滴滴涕、多環芳烴3類有機污染物點位超標率分別為0.5%、1.9%、1.4%。目前我國嚴重土壤污染區320個,約548萬公頃。從不同土地類型來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有近2000萬公頃;受礦區污染的土地面積達到200萬公頃,石油污染的土地面積約有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土地約有5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