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氣、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的難度更大。2016年發布的“土十條”實施近一年時間,土壤修復市場升溫明顯。業內人士表示,前幾年雖然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感覺跟做實驗一樣,并未有實際效果。而現在,土壤修復產業已經慢慢發展成熟,進入了“準備期”,前景光明,大有可為。并且隨著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慢慢催生出了許多新的市場,為土壤修復公司帶來了更為廣泛發展。
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內又稱“土十條”),其中明確提出了“推動治理與修復產業發展”。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土十條”的發布會明顯帶動了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此外,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推行清潔生產等措施,還將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拉動GDP的增長和就業人員的增加?! ?br /> 但是,我國的土壤環境綜合治理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由于早期的管理無序,造成現在解決起來非常復雜,所以雖然污染只有用了30年,但是修復污染的話沒有50年是很難恢復的。
首先,我國在早期的土地開發中,都是無序的,導致后續治理很難。例如,一個拆遷場地,有污染土壤和無污染土壤混在一起,輕污染土壤和重污染土壤也混在一起,結果修復時只是把所有土壤全當做重污染土壤來治理,結果治理效果不甚明顯。
其次,我國土壤污染由于前期管理無序,所以造成土壤污染程度比較嚴重,增大了土壤修復困難程度。
第三,污染場地修復的復雜性。很多情況下一個污染場地里會有上百種不同性質的污染物,為了解決A類污染物,需要使用“朝東走”的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但場地里又混有B類污染物,必須使用“朝西走”的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結果左右為難,需要重新研究開發出新的土壤修復工藝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四,污染土修復面積體積大。10萬方以下的都不算污染土治理項目,很多都是幾十萬方、上百萬方的污染體積,還有可能是上億方的,簡直是天文數字,需要用后面幾十年去解決?! ?br /> 最后是資金的不足。由于我國的污染問題又多又復雜,治理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而我們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土壤治理,只能優先解決“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一旦到了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政府、業主往往又要求土壤修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所有問題。
在中國,所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都要經得起這5條考驗,如果少一條就沒辦法推廣,企業就沒有市場。只有把這些問題逐一慢慢的解決,我國土壤才能慢慢的修復過來,所以這是一個漫長的修復過程。但是隨著土壤污染治理政策逐漸的下發,土壤修復市場會逐漸擴大。